35 Steve Jobs 圖


Steve Jobs, the cofounder of Apple has lived the life of a legend taking away the heart of millions by rolling out new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gadgets to enhance the user experience and make the consumers fall in love with the iDevices.
The man behind the success of innovative products like iPhone, iPod, iPad and much more breathed his last making the millions hearts sad. Even if he isn’t between us all today, he will remain in our hearts forever. He will always be remembered for the outstanding innovations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and for the kind of person he was.
From Legendary Tale Of Steve Jobs: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to 10 Unusual Facts You Probably Didn’t Know About Steve Jobs and Most Remarkable Steve Jobs Quotes And Memorable Videos Moments we have already talked in length about the legendary figure so at this point of time when he is no more with us we thought of giving him the tribute the unique way.
So, here we have showcased the Steve Jobs illustrations and paintings that are somewhat amusing. All thanks to the creative designers around the world who have expressed their love for Steve this way. Steve, you will stay in our hearts forever and ever. R.I.P!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to our RSS-feed subscribe to our RSS-feed and Follow us on Twitter follow us on Twitter for recent updates.
1. Steve Jobs iCup

2. Holy Steve Jobs

3. Steve Jobs by Yo-tan

4. Portrait by Charis Tsevis

5. Thought Differently

6. Steve Jobs: Digital painting

7. Portrait by the Laughing Chimp

8. Steve Jobs introducing the iMead Touch

9. Portrait by Charis Tsevis

10. The Elder Steve Jobs

11. Peter Babakitis Illustration

12. Steve Jobs portrait by Charis Tsevis

13. Illustration by L.VANDEWEGHE

14. Hardware Steve Jobs

15. Funny Steve Jobs Caricature

16. iSlate iPad Moses

17. Da Vinci Last Super

18. Steve Jobs by Richard Davies

19. Apple vs. Google by Daniel Adel, New York Times

20. Happy birthday Steve by Charis Tsevis

21. Flash Bash-er Steve Jobs

22. What do the next 12 months have in store for Apple? by McBillHow

23. Wired Steve Jobs by tsavis

24. Caricature of Apple CEO Steve Jobs

25. Steve Jobs by Gwiz

26. Steve Jobs DNA by Charis Tsevis

27. Steve Jobs llustration by Chris Burke

28. Advertising illustration for Bussines Book by Andrey Gordeev

29. Steven Paul Jobs by Dylan Roscover

30. Jobs & Woz by Alexey Shimulsky
31. Steve Jobs ‘hit the apple caricature’ by Marco Calcinaro

32. Welcome Back Steve Jobs Illustration

33. A mosaic portrait of Steve Jobs for Focus Italia

34. Steve Jobs by wiener-online

35. Big Head by xjordi360

喬布斯逝世 RIP Steven Jobs

farewell-steve-smJobs301686_10150303444037202_617677201_8126528_916231694_ntumblr_lqhr46trpa1qz9917o1_500315942_10150303647506765_72947896764_8235957_2042226766_n
蘋果電腦創辦人喬布斯的家人表示,喬布斯安詳去世,將開設一個網站讓公眾人士表達對他的悼念和回憶。
美國蘋果公司公司創辦人、集團主席兼前任總裁史蒂夫•喬布斯5日在加州逝世,終年56歲。
其家屬發表聲明說,「喬布斯今日在家人陪伴下安詳去世。在他的公眾生活中,喬布斯被視為一個有遠見的人,在他的私人生活中,他珍惜他的家人。」
家人說:「我們感謝許多人曾經為患病的喬布斯祈禱,我們將會開設一個網站,讓公眾人士表達對他的悼念和回憶。」
蘋果公司5日發表聲明說,喬布斯的光輝、熱情與能量是無數創新科技的泉源,這些產品改善與豐富了世人的生活,喬布斯為世界帶來的改善無可估量。
蘋果Mac個人電腦,以至於最近幾年推出的iPod、iPad和iPhone,都被視為出自喬布斯的劃時代產品。
喬布斯於2004年宣布患上胰臟癌,他在今年1月開始休病假,至8月宣布辭去行政總裁職務,但繼續留任集團主席。行政總裁職務則由庫克接任。
在蘋果公司公布喬布斯逝世前一天,蘋果電腦剛在其美國加州的總部發布了新一代iPhone 4S手機。
美國各界人士紛紛致哀。微軟創辦人蓋茨說,喬布斯對世界的影響將世代相傳,而他對曾經能與喬布斯合作感到榮幸。
美國總統奧巴馬形容,喬布斯位居美國最偉大開創者之列,敢於創新,敢於相信自己能改變世界,而又具備這樣的才幹。
紐約市長彭博說,美國失去了一名天才,人們將像懷念愛迪生與愛因斯坦一樣懷念他。
作為共同創辦人,喬布斯在1970年代創辦蘋果公司。普遍分析認為,蘋果與喬布斯之間是無法分割。
蘋果公司的簡短聲明說:「史蒂夫留下了一家只有他才能建立的公司,他的精神將永遠是蘋果的基石。」
蘋果公司目前估值為3510億美元,是全球資產值最高的科技企業。只有美國石油巨頭埃克森美孚才能與之匹敵。
作為蘋果的面孔,喬布斯象徵了致力於高端科技與時尚設計的企業面貌。他在公司內部的影響力之大,在大多數企業之間也是聞所未聞。
雖然一生高調,但喬布斯絕少透露其私人生活。
她在1991年與現任妻子Laurene結婚,兩人育有三名孩子。此外他還與婚前曾經交往的女友育有一名女兒。
喬布斯直到長大成人才發現自己有一名親妹妹——美國小說家摩納•辛普森。

<笑料> 探射燈:Apps醫陽痿 信者失救

近日有人下載一些手機App,表示只要每天聆聽數分鐘,就能提升性能力;有醫生質疑欠科學根據。

From : http://hk.news.yahoo.com/video/topstory-19458512/apps-26798434.html

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差异

美国人发明了一个改变世界的工具,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商业化之后,美国人在它的基础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企业营利模式的奇迹;中国互联网从完全抄袭美国模式到自己寻找真正合适的生存方式,也在不断探索发展。中国和美国的互联网,在趋同与存异的差异化中,究竟形成了哪些不同?又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不作比较,不知道世界如此不同。

可以说,现在的世界上有两个超级大国:中国和美国。在互联网以指数的速度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那么,这两个大国在互联网方面有什么差异呢?我们从下面一系列与互联网相关的参数来比较两个国家,比如:互联网用户数量,互联网普及率,互联网连接的速度,域名数量,受欢迎的网站,网页浏览器,操作系统等等。

中美互联网

1、互联网用户数量

十年前,美国是世界上的互联网头号大国,而现在很明显已经不是,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下图是中美网民的数量(PS:这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中国的人口数量了)

互联网用户数量

当然,中美两个国家的网民数量占整个世界的31%,其中中国在亚洲的比例是51%。

2、互联网普及率

相比中国来说,美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要高很多,一般的普通公民都能利用到互联网。

互联网普及率

但是,中国在这方面的增长空间要远远高于美国。假如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与美果相当的水平,那么,中国的网民应该可以超过10亿了。

3、互联网增长速率

提及互联网的增长速率,对中国来说,在2000年至2010年之间的增长速率是1767%,这个速度的确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在此期间,美国只在原基础上增长了一倍。当然,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在10年前的互联网水平相比其他国家来说已经算是比较高的了。然而,中国当时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家,所以增长的空间比较大也是可以接受的。

互联网增长速率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过去的数据。在2000年的时候美国有95,000,000网民,在2010年为239,000,000.另一方面,中国在此期间的网民数量由22,000,000增长到420,000,000.对比这两个数字相信就知道差别了吧。

4、因特网接入速度

在这一方面,美国就远远超出中国了。在美国的互联网接入平均速度基本上是中国的5倍,美国基本上的网络接入都是用宽带接入。

因特网接入速度

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很清楚,当你看到网络连接连接速度是如何分布的(如下图)。在美国,34%的互联网连接速度超过5 Mbit /秒,而在中国,只有0.4%达到这一速度。

网络链接速度

5、网络服务器

服务器是提供网络信息的终端,在这一方面,美国也远远超出中国。者也很能接受,因为在互联网的初期,美国救援预案超出中国,而且服务器技术在美国也会比中国好,导致有些不在美国本土的人也把自己的服务器放在美国。原因当然是美国的互联网技术比较领先了。

网络服务器

上图是由CIA提供的数据,显而易见得是:美国几乎提供比中国多28倍的网络服务器。我们不知道这些数据时怎样得到的,但是已经能从一方面反应两国之间在网络拂去其方面的差异了。

6、主流搜索引擎

Google在中国的搜索领域一直没有达到过称霸的地位,而且在去年Google撤出中国后,Google在中国的搜索份额更是下跌。中国的中文搜索引擎一直 是以百度称帝的。两国的主流搜索引擎为;

7、顶级网站

美国的顶级互联网网站在全世界都是比较出名的,但是,精心的人一定会发现,中国的顶级网站一般在世界上不是那么出名,或者说并没有很多人会去使用。

美国网站TOP 5

  1. Google.com
  2. Facebook.com
  3. Yahoo.com
  4. Youtube.com
  5. Amazon.com

中国网站TOP5

  1. Baidu.com (search engine)
  2. QQ.com (online community)
  3. Sina.com.cn (web portal)
  4. Taobao.com (“China’s eBay”)
  5. Google.com.hk (Google Hong Kong)

当然,Facebook在中国已经上不了了,google.cn也撤出中国而转向了google.com.hk,但是google.com.hk在中国任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至少还能够跃居前五。

8、主流的网络浏览器

在中国,大部分的网民依然使用的是IE6.0浏览器(这一点也许让人匪夷所思),因为有那么多的好的免费浏览器(如高版本的 IE, Firefox 或者 Chrome等)。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中国网民在安装操作系统的时候,微软会在操作系统里面自动安装IE6.0,尤其是使用所谓”Windows XP系统的用户“,使用IE6.0就更常见了。

美国排前五名的浏览器:

  1. Internet Explorer, 47.5%
  2. Firefox, 25.5%
  3. Chrome, 14.6%
  4. Safari, 11.2%
  5. Opera, 0.6%

中国排前五名的浏览器:

  1. Internet Explorer, 87.4%
  2. Chrome, 4.4%
  3. Maxthon, 3.8%
  4. Firefox, 3.3%
  5. Safari, 0.6%

主流浏览器版本:

  • 美国: Internet Explorer 8.0, 33.9%
  • 中国: Internet Explorer 6.0, 41.1%

9、主流操作系统

在美国,Windows 7基本上已经取代Windows XP,但是在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网民大多数还是使用Windows XP,这个比例基本上是4/5。

美国排前五的主流操作系统:

  1. Windows 7, 32.1%
  2. Windows XP, 31.1%
  3. Windows Vista, 19.1%
  4. Mac OS X, 14.9%
  5. iOS (iPad), 1.2%(统计不包括iPhone和iPod Touch上的iOS )

中国排前五名的主流操作系统:

  1. Windows XP, 82.2%
  2. Windows 7, 13.8%
  3. Windows Vista, 2.7%
  4. Mac OS X, 0.5%
  5. Windows 2003, 0.3%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统计数据时根据接入网络的用户而来的,还有一些没有接入网络的就不在统计之内了。

10、域名

对域名数量的统计通常按域名的购买地而非购买人所在地进行分类。由于互联网用户热衷于在美国注册域名,因此美国的域名数量会超出实际数量。

记住这一点,然后我们来看两国的顶级域名数量。

域名数量

然后是国家码顶级域名,.us表示美国,.cn表示中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us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并不十分高,.com是使用最多的顶级域名,这使.us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阻碍。

域名

11、全球化的攻击流量

所谓“攻击流量”,是指自然界的恶意流量,例如试图获得通过各种方式非法访问到计算机的端口,利用操作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攻击计算机,这包括所谓的端口扫描以发现潜在的计算机漏洞。美国的交通部曾经有被攻击过的”美誉“。这方面中国是第三(仅次于俄罗斯)。

全球化的攻击流量

结语

那么,从上面的各方面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1、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群的基数很大,更大(是美国的大约1.76倍)。

2、美国互联网基础设施远远领先于中国的,至少对终端用户来说是如此。

3、中国在互联网方面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4、中国的互联网用户运行的软件版本比美国互联网用户落后,至少在操作系统和网络浏览器方面。

5、美国互联网行业继续领先世界,特别是因为世界各国因特网用户都需要使用其互联网服务。 (也许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况会将持续多久呢?也许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吧。)

总的看来,美国在互联网科技及其服务技术领域远远超出中国,但是,单纯就网民数量来讲,还是中国人较多,并且这种状况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会维持下去。当然,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发展空间很大,毕竟以后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对于网络的开发前景还是可观的。

幸好,我们的世界不会再2012年终结,我们可以看看以后的格局会是怎样的一个变化呢?当我们时隔多年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以及文章中提及的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变呢?美国还会依旧是互联网领域的老大吗?中国这个发展迅速的国家会在互联网领域崛起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