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微波爐加熱或遇高溫 仿瓷餐具釋有害物質

http://www.hkdailynews.com.hk/news.php?id=31492

【新報訊】消委會檢視市面上出售的仿瓷餐具,發現將餐具放入微波爐加熱,或長時間盛載酸性食物後,會釋出三聚氰胺甲醛等有害物質。而且經檢查後, 消委會發現在市面抽查300種的仿瓷餐具中,大部分沒有對消費者作出標明提示是否適合在微波爐內使用,呼籲供應商在產品以耐磨擦方式印上標示。


籲以耐磨擦方式標明


消 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副主席許樹源說,由仿瓷製造的碗、碟、杯、匙、叉、筷子、湯匙等,主要原料是三聚氰胺,而在生產過程中,須混合甲醛,並會加入顏 料、填充物和其他添加劑,再加熱、加壓,才可製成仿瓷餐具。如生產程序質量欠佳,聚合過程的溫度、壓力、時間、原料質量和比例控制及配合不好,可能會增加 三聚氰胺單體和甲醛釋出的機會,污染食物或飲品。世衛的數據顯示,體重5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最多可攝入10毫克三聚氰胺,若長期超標,將會影響健康。
消 委會又指,多個國家和地區近年發現部分仿瓷餐具釋出的甲醛超出安全標準的規定上限。同時,由於將仿瓷餐具放入微波爐加熱,可能導致餐具爆裂,及增加釋出有 害物質的風險,因此不建議放入微波爐及擺近明火。不過,消委會去年在20間店舖,抽查300種的仿瓷餐具,當中只有不超過5%的用品印有提示,其餘均沒有 標明「不可在微波爐內使用」等提示。
許樹源呼籲產品供應商以耐磨擦的方式,在產品上標註使用的注意事項,協助消費者正確使用。同時,消費者亦應注意餐具的標籤,留意餐具是否可放入微波爐加熱,以及耐熱溫度及時間。


不建議盛載滾油咖啡


消委會又提醒消費者,仿瓷餐具若在攝氐95度或以上的高溫,擺放高油份、高糖份和酸性物質超過30分鐘,就會釋出微量三聚氰胺,所以不建議用仿瓷餐具盛載滾油、檸檬汁、咖啡、酒精和白醋等。同時,又建議市民避免以尖銳餐具或清潔潔用具刮花表面,以便易於清洗。
對於新買的仿瓷餐具,消委會建議市民在使用前先以清潔劑和暖水浸洗,沖走沒有聚合而黏附在餐具表面的甲醛,減低污染食物的機會和程度。

0 意見: